【走访】低调有料——甘肃平凉

发布者:邓宏军发布时间:2019-08-14浏览次数:228

崆峒山下,泾水河畔


蓝天,白云,高山,平川,西北的豪迈呼啸在风里。


平凉作为陇东的历史古镇和祖国西北的东大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西进东入必经之地,古谓“西北之咽喉”,历代为兵家必争、重兵必驻之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而在红军长征和胜利会师的伟大历史壮举中,甘肃平凉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之一,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一定的特殊地位。处在白色恐怖条件下的平凉人民,也为支援红军长征、推动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在静、会地区胜利会师大西北的战略目标做出了一定贡献。



【征途 · 整装待发】


甘肃小分队由我们的贾大管家带领,配备专业摄影师周周和文字爱好者RR。大管家来自银川,周周来自宁夏回族同心,RR来自静宁,大家相聚平凉,一起去探寻隐藏于大西北的神秘同学,他们分别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静宁县,这是一张错综复杂的“行军图”(具体路线可自己想象)。

大西北的同学遍布各级,我们的大管家挑起重担,将甘肃省平凉市的同学一一联系,除去大四在外实习或留校考研的同学,以及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回家的同学,最终确定三位神秘人物:T同学、D同学和M同学。

凌晨一点的风有些冷,但心中的火热让人觉得它不足为惧。在火车站接到周周以后,我们早早休息,准备踏着朝霞,去寻找神秘同学。


【征途 · 正在进行时】


六点起床,匆匆忙忙收拾一下,我们坐上了从平凉东站发往泾川县的大巴。

大巴在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窗外的风景连成了一片翠绿。八点,我们到了T同学家。爸爸在青海打工,弟弟高三补习,她和妈妈接待我们。西北人民的热情不仅在于大嗓门的招呼声中,还在于挡不住的拿东西给我们吃(自动补充笑哭脸)


可爱的T同学和妈妈与我们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家中78岁的奶奶,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身边离不了人,妈妈必须贴身照顾;弟弟上高三,T同学上大二,两个学生大笔的学费,住宿费,学杂费,生活费和家里的日常开支、奶奶的药钱以及给妈妈治风湿的医药费全靠爸爸一人承担。无法想象爸爸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地农民根本无法种地,家在城区附近,本就不多的七分地已被征用。早年也在外打工的母亲迫于形势,现如今回家只能照顾家人。生活的重担压不垮他们,一家人仍然积极开朗,一起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临走之际,同学和妈妈拦住了我们,既然不能吃饭,吃碗手擀面总是可以的。真心推荐,这里的手擀面实在太美味了,可能是她们加了爱的秘方,让我们觉得这竟是吃过的最好吃的手擀面。



  原路返回,已将近一点,休息片刻,我们前往四十里铺。公交车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我们找到了D同学的家。同学一家五口人,大姐已经出嫁,她上大二,妹妹上高三,爸爸在附近打短工,家里有重活干不了时,爸爸回来做完,又匆匆忙忙出去赚钱,妈妈时常去附近的果蔬基地帮忙,但由于身体不好,也不能过于劳累。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同样在爸爸肩上。



【征途 · 反思与总结】


中国的传统家风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民风淳朴的西北也是如此,爸爸赚钱养家,妈妈照顾家人。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于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供出来,让他们成为有文化、讲文明的现代人。孩子也是懂事的,T同学准备考研,D同学准备毕业以后工作,争取考在职研究生。前路坎坷,可能会遇到困难,寻求解决途径,了解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的具体扶助措施,至关重要。

甘肃小分队今日活动就此结束,明天我们将前往静宁县,寻找下一位神秘同学。


文案——王瑞

编辑——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