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胜任力提升训练营能力提升课堂纪实(一)
4月17日下午,本年度82名营员秉持着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目标和方向,怀揣着提升自身综合发展素质的美好愿望,参加了2025年资助育人助航计划之胜任力提升训练营开营第一课。4月20日,训练营主办方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又邀请到两位在校生模范代表,开展了“朋辈加油站”活动。通过两次能力提升课堂,让营员们充分理解了训练营“促进学生学业、职业等综合发展,培养学生自信自强、感恩奉献”的培养目标。
开营第一课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葛明以《青年的文化担当》为题向营员们讲授了开营第一课。葛明以文化问题的研究切入,揭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点明了青年学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她强调,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觉醒,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文明也就有了复兴的正确方向、理论武器和光明前景。
新时代青年要从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入手,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思维,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葛明勉励营员们要锤炼过硬品格、练就过硬本领、锻造过硬作风,做到心境澄明,心力茁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朋辈加油站
李金龙是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是中南大创新创业、砥砺奋进的学生榜样,曾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团中央大学生双创先锋、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和师弟师妹的分享中,李金龙详细回顾了他在中南大九年的学习生活,讲述自己如何从一名甘肃陇西山区的贫困学子一步步成长为拥有5家企业,年营收超2000万的创业之星的经历。他鼓励营员们在中南大这样广阔的平台上,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空余时间,不要做空想家,要脚踏实地做一个实践者,勇于锻炼自己,不要害怕失败并善于从失败中总结前进的经验。同时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学校、感恩亲人、感恩社会。也正是秉持着这份感恩之心,李金龙已累计为600余名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带动百余人参与创业实践,为1.6万学生分享创业经验,开展公益宣讲覆盖2万余人次。
来自统计与数学学院的2021级本科生李唯依是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明星,不但取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数学建模竞赛奖项,在科研上撰写学术论文并被SSCI期刊收录,荣获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等多项科研竞赛大奖,更是担任了校舞蹈团团长、校艺术体操队队长,在艺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她已经被推免保送至北京大学继续深造。
李唯依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为主题,从探路、寻路、行路三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经历。她认为大学生活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榜样引领和结合自身实际,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只有目标清晰,才不会空虚迷茫并沿着既定道路奋勇前进。在专业学习、学术科研、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面,李唯依给出了清晰而具体的建议,勉励师弟师妹放平心态,主动打破信息差;勇于尝试,大胆试错;不断调整与适应,找到生活节奏,快乐生活。
李金龙、李唯依两位同学的分享引发了热烈讨论,在场营员纷纷抢过话筒与优秀榜样开展互动。
本年度胜任力提升训练营还将安排心理万花筒、生涯指南针等集体授课和一对一成长辅导、实践教学等多维度综合能力提升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发挥资助育人的力量。